引言
朊病毒是一类会引发人类和动物脑部蛋白质异常折叠的可传播病原体。感染这些病原体可能导致严重的脑损伤,甚至致命。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羊瘙痒症、疯牛病(细羊毛脑病)和克雅二氏病。以往研究朊病毒的方法需要长时间的生物测定,并且对受感染动物进行1-6个月的观察,这不仅成本高昂,还极为耗时。最近,蒙大拿州汉密尔顿的落基山实验室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朊病毒接种测定法,称为实时震荡诱导转化测定法(RT-QuIC),该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受感染样本中的朊病毒水平进行定量测定。与传统方法相比,RT-QuIC的检测速度更快,通量更高,且只需短短20小时即可完成测定,其灵敏度不亚于甚至高于全面动物模型。值得一提的是,BMGLABTECH的FLUOstarOmega是唯一一款具备长时间震荡和培养微孔板能力的酶标仪,凭借其“德国制造”的坚固结构,支持这一重要测定。RT-QuIC样本每15分钟测量一次,总时长达20-68小时,期间采用交替震荡和静置。为实现这些功能,我们开发了专门的软件脚本,以便控制所需的振荡和静置时间。检测原理
RT-QuIC检测法主要用于估算朊病毒接种的相对数量。该方法通过对样本进行连续稀释,并统计估算接种剂量(SD)。在测试过程中,少量的传染性朊病毒会被添加到正常的朊病毒蛋白中,促使其发生疾病样的错误折叠。通过测量样本的稀释度和确定接种活性损失(SD50),我们可以对接种进行量化。实验步骤
在整个20-68小时的实验过程中,仪器设定在42°C下恒温孵育。实验使用了两个测试协议:第一个协议为每次震荡1分钟后静置1分钟;第二个协议设定为每15分钟使用底部光学镜进行一次荧光终点测量。实验中使用的荧光染料硫黄素T(ThT)作为朊病毒接种的标记。ThT添加到重组朊病毒蛋白中,发生聚合反应时,ThT会与朊病毒蛋白结合,随时间推移荧光增强。仪器设置
仪器设备设置包括荧光终点底部读数、激励滤光片450纳米以及排放滤光片480纳米。闪光灯设置为2000收益,震荡频率700RPM,采用双轨道进行震荡。分析方法
我们使用斯皮尔曼-凯伯分析法与生物测定的50%致死剂量(LD50)相结合,用于估算每克组织中50%的孔出现硫黄素T(ThT)阳性反应的播种剂量或稀释倍数(SD50/g)。在进行Spearman-Kärber分析时,选择的稀释系列中至少需要有一个稀释度的ThT阳性率为100%,以及一个稀释度的ThT阳性率为0%。结果与讨论
借助软件脚本进行的RT-QuIC检测,记录了20至68小时的测量数据,数据取自8个重复孔的相对荧光单位的平均值。FLUOstarOmega酶标仪不仅具备线性振荡和轨道振荡的能力,同时还支持独特的双轨道震荡模式。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孵育温度稳定在42°C,研究人员能够连续数天进行测量而不中断震荡或产生温度波动。数据不断被收集并输出到BMGLABTECH的数据分析软件(MARS)和Excel中。实验结果显示,RT-QuIC检测法与仓鼠脑匀浆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检测灵敏度高。结论
多功能的酶标仪使用RT-QuIC检测法,可以更快速、更高效地测量朊病毒接种情况。多项已验证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包括仓鼠、绵羊的痒病、鹿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克雅氏病(CJD)和牛海绵状脑病(BSE),均可使用RT-QuIC检测。与传统生物测定方法相比,这种检测方法显著提高了效率与灵敏度。BMGLABTECH的Omega系列酶标仪功能强大且坚固耐用,能够满足这种检测所需的连续多日高速震荡的要求。使用尊龙凯时的FLUOstarOmega带来了更快速、更高通量的朊病毒接种监测体验,同时具备了震动和温度控制等先进功能,确保了检测的有效性。有关RT-QuIC检测的更多详情,请关注科学讲座,获取如何优化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实用建议。欢迎关注尊龙凯时官方微信公众号,回复:BMG,以获取更多相关视频!